The Money Blog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metus at rhoncus dapibus, habitasse vitae cubilia odio sed. Mauris pellentesque eget lorem malesuada wisi nec, nullam mus. Mauris vel mauris. Orci fusce ipsum faucibus scelerisque.

中醫師教你分清5種小兒咳嗽類型

Dec 22, 2023

咳咳!小朋友咳,往往觸動父母神經!(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 最令家長擔心是找到到小兒咳嗽的原因,尋求不同方法止咳還是難以「斷尾」。

香港註冊中醫師周家敏細心為大家解釋不同小兒咳嗽的常見成因,父母們可以多加留意!

小兒臟腑嬌嫩,肌膚柔弱,衛外功能較差, 五臟當中以肺、脾功能薄弱為主,因此小兒常發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病症。

外感咳嗽

小兒咳嗽是常見病,病程有快有慢,病情亦輕有重。

若是一般外感咳嗽,多伴隨噴嚏、鼻塞、流鼻水、發燒等其他上呼吸道症狀,外感咳嗽病情簡單,一般3-7天可癒。若嬰幼兒咳嗽超過十天並出現黃痰或高燒現象(體温高於38.5度),需注意是否合併細菌感染,應該盡快就醫。

肺氣不足 , 慢性咳嗽

若鼻塞、鼻涕已止,單純咳嗽超過一周未癒,或有機會形成慢性咳嗽,多數因肺氣不足,肺臟失去調氣功能有關。此時,應避免進食水果、冷飲、甜食,尤其對氣喘患兒,因為氣道呈現慢性發炎與過度敏感狀態,甜食會刺激呼吸道黏液增生。如果乾咳痰少,可用川貝母6克,雪梨一個,冰糖10克,水煎服。

過敏性咳嗽

若咳嗽時好時壞,出入冷氣地方引發咳嗽,單聲咳或連續咳,甚至咳至嘔吐,為過敏性咳嗽,多因接觸致敏源如灰塵、花粉、毛毯等誘發。家族通常有過敏體質或小時候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過敏史。患兒除了避免接觸致敏源,平時可適當補肺氣,增強抵抗力。

痰濕咳嗽

若痰聲重濁,同時出現胃口欠佳,便秘或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為痰濕咳嗽,因小兒脾胃薄弱,容易因食奶、生冷、雪糕等導致脾失健運,釀成痰濁。因嬰幼兒不會吐痰,父母在小兒咳嗽時,可以用空掌輕輕拍患兒的背部,約在肩胛下的部位,幫助痰液排出,暫時緩解咳嗽。亦可用紫蘇葉6克,陳皮6克,白蘿蔔片10克,用水一碗煎成半碗,趁熱溫服,化痰止咳。

胃食道反流病引致的咳嗽

胃食道反流病也是小兒慢性咳嗽常見原因。通常出現於餵奶後,小兒立即躺下,咳嗽在平卧時加重,伴隨食物涌出。所以,餵食後不應立即平躺。另外也要小心異物嗆入,小兒容易四周抓東西放入口,阻塞氣管,家長在照顧過程要多加注意。

因小兒症狀變化快,當症狀改善時應停服藥物,以免藥不對症。若小兒不肯配合服藥,可嘗試用針筒慢慢餵藥。若激烈抗拒,家長不應勉強,可嘗試用小兒推拿方法紓緩症狀。

香港註冊中醫師周家敏

資歷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針灸學理學碩士

THE PROSPERITY NEWSLETTER

Want Helpful Finance Tips Every Week?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metus at rhoncus dapibus, habitasse vitae cubi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