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oney Blog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metus at rhoncus dapibus, habitasse vitae cubilia odio sed. Mauris pellentesque eget lorem malesuada wisi nec, nullam mus. Mauris vel mauris. Orci fusce ipsum faucibus scelerisque.

初生嬰兒皮膚與尿布疹

Dec 22, 2023

撰文者:梁永堃醫生(兒科專科醫生)

初生嬰兒的皮膚構造尚未發育完全,較成人薄且非常嬌嫩,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物質的刺激及環境的影響而造成損傷。一個不留神,寶寶的皮膚就可能出問題。

尿布疹是很多媽媽的一大煩惱,食人奶的初生嬰兒大便次數靠多,會否更容易有尿布疹問題?

初生嬰兒從出生後到戒掉尿布前,相信除了洗澡或換尿片的時間,應該是差不多無時無刻都會穿著尿布。當大小便次數較頻繁,如在初生的數個月,便很容易出現刺激/接觸性皮炎類的尿布疹。這是因為皮膚長時間接觸潮濕的環境會使皮膚角質層容易受損。另外,在 嬰兒 排出大小便後,尿布內的大便腸道酵素會分解小便中的尿素,使得皮膚表面pH值上升,即趨向鹼性,亦會加速破壞皮膚保護層;加上屁屁反覆摩擦尿布,使皮膚受損更加嚴重。

如有尿布疹,更換不同牌子的尿片會否幫助改善呢?

同樣是長在屁股的紅疹子,但形成原因有所不同,疹子的位置和外觀也會不太一樣,因此照護與治療上也會有些不同,所以要先了解是什麼原因導致才可以正確地改善尿布疹。

「刺激/接觸型」尿布疹

最常見的尿布疹,是接觸性皮膚炎的一種。上文所提及是由於與接觸到大小便以及尿布反覆摩擦屁屁,刺激皮膚所造成;大小便次數較多的 嬰兒 或是因為腸胃不適肚瀉的時候就更為常見。另外,換尿布次數未夠頻密,未能在 嬰兒 大小便後短時間內清潔乾淨並更換尿布,亦會增加發生的可能。這種疹子主要是長在屁股凸起(兩片小屁屁)接觸到尿布的地方,呈現一片片紅色的皮疹。皮膚的對接面如腹股溝因不是直接接觸刺激物的表面而相對較少受影響。

「感染型」尿布疹

小屁屁泡在潮濕的環境中,黴菌或細菌就會趁虛而入,最常見的就是黴菌「念珠菌」的感染。「念珠菌」造成的尿布疹一般呈鮮紅色,並會有離散的紅點點,有些時候會出現細小的白色膿包。與「刺激/接觸型」尿布疹其中一個明顯的分別,就是這種尿布疹也常出現在皮膚的對接面(“接位”)。

「悶熱型」尿布疹

即大家常說的「熱疹」或「痱子」,形成的原因較上述尿布疹不同,主要是因悶熱的環境造成汗腺阻塞所形成。疹子摸起來突突的、有顆粒感,疹子顏色可能為白色或是紅色,有時候身體其他地方(主要是衣服包裹,温度較高的地方)也會有同樣的疹子。這些疹子在調整環境温度及可以的話打開尿布讓皮膚通風透氣會有效紓緩。

溢脂性皮炎

頗常見於初生及嬰兒的皮膚問題,皮膚會有紅疹,並有黃色油膩感覺的物質。雖然較常見於頭皮及面部,但尿布包裹的位置也可以出現這個情況,隨著寶寶長大情況大多會改善並消退。

有時紅屁屁裡面不只一種尿布疹,可能還合併很多類型,如刺激型與感染型同時出現,如果紅屁屁長時間難癒、或是身體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疹子,就有可能是其他的皮膚疾病,如:乾癬、或罕見的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該盡快看醫生診斷。

嬰兒屁股因為尿布疹令皮膚發紅及不適,就算有藥膏,都不是即時可以痊癒, 嬰兒 因屁股不適經常哭,可以如何安撫?或者有什麼方法可以暫時令 嬰兒 舒服一點?

處理 嬰兒 的尿布疹需要耐心,找出導致尿布疹的原因,儘早處理並對診下藥。與此同時,如果 嬰兒 的尿布疹是「刺激/接觸型」,除了勤加換片之外,如家中環境許可,可嘗試給 嬰兒 準備一些不穿尿布的時間,以減少皮膚接觸外來的刺激物。(建議要備妥防水床墊及吸水墊)

使用尿布疹護理膏,有沒有什麼要注意?

針對「刺激/接觸型」尿布疹的處理,最重要的是減少皮膚繼續受到外來的刺激及傷害,讓皮膚有時間復原。在香港較常用到的尿布疹護理膏很多含有氧化鋅(Zinc Oxide),其原理是作為一層阻隔皮膚和外來刺激物的防護層(Barrier Cream),令皮膚受到的刺激減少。故此,使用這類尿布疹護理膏時不應塗得太薄,才達到阻隔的效果;並且在 嬰兒 每次換尿布後,幫屁屁清潔乾浄才塗護理膏。有些時候家長心痛見到 嬰兒 屁屁皮膚紅了,清潔的時候也只是輕輕抺一兩下,怕 嬰兒 會不舒服,沒有清潔乾淨,這樣其實會令情況更難好轉。

THE PROSPERITY NEWSLETTER

Want Helpful Finance Tips Every Week?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metus at rhoncus dapibus, habitasse vitae cubilia.